暑期去了一趟Montreal。這個冬季大雪五個月的城市,正在揮汗享受有如亞洲盛夏的日照。每天不只一場的熱鬧慶典,吸引成百上千的遊人訪客。
步入McGill大學校門對面一家雅致寬敞的書店,店內卻空無客人。老闆和店員正把新書排上書架。詢問這幾天書店有沒有講座?有沒有「本店推荐書」?得到兩個否定的答案。
老闆解釋,主要顧客是校園師生,「他們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書」;但他臉色逐漸凝重起來,我覺得有點歉疚,因為再一次提醒他沒人光顧。
隨口問店員一本奧罕帕慕克的作品,他一個箭步到作家專屬書架前,熟悉地抽出《黑色之書》。巡灠書店陳列,書籍雖然綜合,仍經過精挑細選;這是一個對書專業又有好品味的書店呀!
但它和幾條街外的大拍賣書城一樣,和溫哥華市區商場裡短租的書攤一樣,和台灣曾被大學畢業生選為理想就業前五名的誠品書店一樣,正在面對全球大多數書店的困境──買書人像地球暖化後的北極冰原,日漸消失。
是因為書籍物流消售大餅被分割了?網拍的書籍、亞馬遜的二手書、舊書店、再生舊物店和車庫拍賣,價格更便宜得令人咋舌;新書發表展售會、作者自營的直銷系統…其他買書管道日益普遍,使得諸如Chapter & Indigo等聯鎖書店即使別出心裁推出每月5到10元書架,五六折地大打折扣,也拼勁不過,遑論小書店的慘澹經營?
或是因為知識崇拜的深度正快速被資訊流通的廣度取代?在網路上看書的新生代讀者竄升、紙本閱讀者減退;看看書介、摘句、轉寄來轉寄去的power point資料、書中一段文章、一篇故事…不必「看到」書,就能振振有詞談論一本書的新品種讀者已經出生,無需仰賴傳統閱讀方式餵養存活。
還是即使沒被其他休閒分身分心分神分割時間,仍把讀書當重要供養充電的人,也改變了擁有書的習慣,剝除「書櫃取代酒櫃」的文化包裝紙,信奉滿腹詩書勝於坐擁書城,不必在乎是否曾經擁有?
走進一家書店的理由,「買書」的原因降低了,那麼書店變成小小的文化市集,經常有常態性的、別出心裁的文藝活動,能不號召藝文愛好者持續前往?
如果書店四季十二個月排有作家專題,作品與作者一起到齊、強烈愛書癖和作家搜集癖的讀者,按圖索驥,寧不滿足?
如果書店除了讀賞書籍、有聲書、影片、音樂,還能提供其他形式的學習樂趣、工作坊、同聲共息的讀友俱樂部,水乳交流的社團聯誼….是不是能夠讓類同基因的悅讀者,找到非血緣的愛書手足?
然而,大溫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其實就供應了這一切。免費辦一張借書證,就可以奢侈地享受這一切。
如果開一家書店?我像北極熊站在不穩的浮冰,憂心忡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