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04/29

腦波進行式

腦袋瓜重量人人大致相同,為什麼有人腦袋生而愛因斯坦,有人是阿甘Forrest Gump?

腦袋裡到底裝什麼,旁人很難鑽進去搞清楚。被說頭殼壞去或IQ很高,大約和密密褶褶的腦子皺褶產生的腦波有關。

腦波進行,有幾種模式常被提及;說「腦筋秀逗」,其實還蠻精準地描述了其中一種腦波模式。
至於敝人越來越常發生的腦凍,接近腦死,科學家大概沒打算把這樣不算進行的腦波,歸納為一種模式:

一團混亂
不能預期
非線性進行
有時像火花一樣爆發(有人像原子彈)
不均勻
有些波幅拉長得可以環繞地球,有些很短
似會折射
會做自我回饋/回應
.
.
.

不過,你要以為這些模式,純粹只描述腦波,就和我一樣見聞寡陋了。

另一個發生在地底下的網絡,發展和傳導的模式,可以拿來和腦波進行比對。

菌根菌「麥克紮畢」Microzhrbia,存在於土壤裡,著生於樹根上,幫助樹根吸收水份,絕大多數樹木有它才能存活。

菌根菌和許多樹木樹種都能連結,地底下的「腦波」網絡,由麥克紮畢真菌連接眾多樹根,根據他們的需要,輸送資源。

這種情況,人類自找麻煩,說它有爭議,因為它挑戰我們懶惰腦袋,習說的達爾文進化論──物種之間的競爭及合理性。不過,到目前為止,人類的研究算是又一次扮演造物主,「肯定」麥克紮畢網絡的功績,說它們對幼苗的形成、競爭和適應,是很重要的。

麥克紮畢網絡地下有知,應可感到安慰?

那麼,在天之靈呢?趁我腦凍之前,趕緊交待這些遺問──

那些在空中飄盪的細菌(豬流感變異病菌?)的傳導模式是什麼?

謠言進行的模式,和腦波模式,可有幾分相似?(至少很像「自我回饋」吧--發明這麼簡單的解釋名詞,就能讓你我心心相印的人,真是天才!)

對了,心呢?心的波紋長什麼樣?在另一個對應的向度,誰被拿來和心比對?

PS. 以上麥克紮畢內容,如有爭議,別來找我,這是Suzanne Simard*教授在Nature Vancouver一場有趣的演講**。我只是一團混亂、不均勻地、做些自我回饋而已。

*Suzanne Simard卑斯大學森林科學系的森林生態教授,她的研究興趣為植物群落生態學、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、菌根菌與森林再生。

**講題為「幫助植物對應氣候變遷中真菌扮演的角色」 The Role of Fungi in Helping Plants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.

2009/04/26

The Orange boy led the way

回想起來,那個對你某一段旅程重要的人,往往出現在你不經意的時候。

第二度參加Tree talk,不再有頭一回的新鮮感,卻因那個 Orange boy,像一程新的體驗。

他什麼時候出現在鏡頭裡了?沒留意。他從樹背後走出來,就看到 oh- so- Orange了 *。

旅程的起點在UBC亞洲研究所。穿過日式建築前的樹林;
經過校園時鐘,它更像一座圖騰柱形雕塑;
經過粗礫的關山櫻──最耐折磨的櫻種,卻在牆上投下溫柔的影;
經過陳氏中心,圓形劇場外,一樹少見的紫色杜鵑怒放。 紅、粉、白、紫…,從Rhodo高大花樹到Azelea杜鵑矮叢,罕見杜鵑,各樣只種一株。

問橘小孩,是不是顏色最深的杜鵑最香?他繞去聞最遠的一株淡粉橙杜鵑,回來,再確認一次這株叫鑽石藍 Diamond blue 的杜鵑,

最後聞聞手上的一朵寶紅花朵說(害羞但清晰):
「只有這一朵有一點點香。」
他伸過來花朵,讓妳也聞一聞,那麼自然。

是米開朗基羅《創世紀》伸出來的手?還是那淡淡的香?

一霎時,我愛上這個橘小孩。

於是, The Orange boy 開始來領路....          它叫大白櫻,我聽到了.....嘿,這裡有花瓣.....

「你看我手上這顆球,它的氣消了,變得比較小了。」
…喔,你在講解樹嗎?可是,我的球對我那麼重要…。 

沒有長花的紅葉橡樹,不是也一樣適合樹下沈思嗎?像我這樣...

「嗨,你怎麼把樹根長到樹頂上去了?」…
我有時候也喜歡頭上腳下翻筋斗,罵我「反了、造反了…」的大人,你能幫我和他們講一講道理嗎?

你的眼睛快要被常春藤包圍了喔…嘿,今年會流行這個顏色的眼影嗎?

你不覺得這些長在地上的花花草草也很美嗎?它們的高度和我比較接近耶。
你看,翻過來,像不像三個顏色的徽章?
我只是跟大人一起來,我只是跟著你們走,我沒有要Follow You喔。
他說這棵樹叫Yoshino,他說,這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喔;讓我認識一下妳的名字……咦,那他叫什麼名字?
Douglas,我可以看一下嗎?Douglas,為什麼你一直去摘花?
你們大人要這樣嗎?比較有學問是不是活得比較好?…我好無聊。

  哇,大樹 grandpa!小樹要長很久,才長得了這麼大吧。
小孩長很多很多年以後,也就像大樹一樣囉。…是吧? 

   這不是停車場嗎?我們什麼時候回去停車場?中午了,我好餓.....

.....我聞到今天最後一縷幽香....

謝謝作伴,The Orange boy。

他說叫做 SAM。「我也是另外一個 S 喔」,他似乎聽懂我說的 Sign。

  有一年,當他長到寫回憶錄的年紀,某一年春天,曾經和另一個 S在 UBC 同行一段的模糊印象,會不會突然重新印回腦海?  

            我卻記得自己當年,嚮往當 S 這樣一個沒那麼多社會規條拘綁的小孩。

* “You are so ...orange”媽媽對表演完節目的小孩說--晚上才看的重播電影"Love Actually"。。

送孩子出門表演之前,她在家中拆聖誔禮物。拆開老公送的禮物,不是她先前在老公西裝口袋發現的一條金心項鍊。那顆心送給了誰做聖誔禮物?

她草草收拾震驚情傷,只為「如常」面對孩子。

晚會表演結束,等待孩子換裝出來的空檔,她質問丈夫:”Is it necklace and sex, Or is it necklace and love?”丈夫無言對應。

孩子一出現,母親半秒鐘之內又得收拾激動,迎向孩子,誇他們剛才台上扮裝龍蝦,表演"出色",但心緒和腦袋來不及轉過來,努力擠出:"You are so ..... ORANGE.”

好 Orange 的編劇!

2009/04/15

櫻飛滿城──溫哥華賞櫻

溫哥華3萬6千棵櫻,通常從每年三月起,陸續綻放。只要出門上街,整條整條街地櫻開滿樹,直像走入一座花城。

開車經過,看進橫向街弄,只見一朵一朵花雲,粉紅嫰白嫣桃,這些顏色的粉臘筆,塗布街道兩側,左右兩道帶狀花傘,起伏滾進望不盡的街底。

如果開車直入櫻花街,霎時滿眼換成花紅粉白,只捨得用極慢的速度,在盛裝相迎的兩排花樹底下,緩緩開過。花棚覆頂,抬頭看,淡粉襯著藍天,不正是少男少女的心情。

溫城30多種櫻,接續在粉與白的李花滿樹之後,短短兩個半月時間,按品種時序,先後花開花謝。*

較早報春信的微紅秋花櫻、串串粉包白的褒獎櫻,桃紅惠空櫻,櫻花盛時,最多見的曙櫻、碩大清白的大白櫻、嬰頰粉嫰的完美粉紅櫻、白似小雪花球八重甜櫻….陸續開出。

等到白帶粉的白普賢櫻、複瓣垂菊櫻滿開,母親節前後,櫻吐出最後絲縷,落櫻繽紛,櫻花季進入尾聲。

溫城人享受的櫻花浪漫,不必等到周末假日趕早起晚,擠著塞車路線,上山賞櫻半日遊;不只是日本廟宇附近才較多見的百年垂櫻老樹,風拂過,櫻雨霏霏;不僅僅坐在街角咖啡座,不意櫻花瓣飄落進咖啡杯….。

賞櫻在溫哥華,近便就如出門去一趟便利商店,出門買買日用品,拎著雜貨袋走過櫻花樹下,推嬰兒車、情侶牽手、散伴溜狗、自行車飛輪穿越…..一條一條粉妝嫣紅櫻花街,只是溫城人的日常行經路線。

甚至,不必外出,院裡門前,原來的樹影瘦枝,換上花瀑垂櫻,花影自來窗前。

有時你難免覺得,屋主為了短暫的櫻花,為房子終年選擇了互襯或相合的顏色。

甚至是,晚間信步走在謐靜巷道,一株株淡色花樹,高高映著藍得發黑的天,叢花微微透出螢光,夜來召引賞花遊魂。

怎難怪,溫城人奢侈享櫻何不食肉糜,年年等賞一路花蹤;今冬漫漫,不怪天候,反而埋怨櫻花怎麼來遲。

好不容易,一條街一條街,櫻花又一夕之間塗色換粧!整城櫻花雲滾浪,這,溫哥華終於來了春天。

更多溫哥華賞櫻照片:http://album.udn.com/sscanada/175397

很好的分辨(日本)櫻花論壇:網路花壇:http://forums.plant-seeds.idv.tw/showthread.php?t=50028

大溫主要公園的櫻花http://www.westca.com/Forums/viewtopic/t=212873/lang=schinese.html 溫哥華櫻花名稱中英對照(常用版本之一):http://www.greenclub.bc.ca/Chinese/Green_footprints/Green_Chinese_Web/Week1/week1.htm(網面中下方)


溫哥華賞櫻圖鑑 & 賞櫻報信團

曾經分不清櫻和李花、蘋果花、杏、桃、梅花…誰是誰,又想分辨清楚的,應該有福了。

櫻花樹幹上有橫紋之外,還想進一步多認識櫻花,並叫得出姓誰名何,有點眉目了。

卑詩大學植物園研究中心副主任賈斯堤斯(Douglas Justice)把溫哥華最常見到的30種櫻,按開花時序,整理成《溫哥華賞櫻圖鑑》(Ornamental Cherries in Vancouver) 圖鑑中有不同的樹型,花瓣花形特寫,各種櫻源頭歷史、生長特性可,收集癖痴還可按書上指引,在溫哥華找到至少五種此地少見的櫻。

溫哥華櫻花節也自兩年前開始辦賞櫻報信團cherries scout,賞櫻探子掃街拍照、紀錄大溫地區的櫻花。溫市中心從北到南七十多條橫街,幾乎條條有櫻輪流綻放。

櫻花報信團年年充電,戶外賞樹漫談 tree walk and talk,室內授課情報,賈斯堤斯總也折枝摘花,實物講解。

去年上課解說所剩的櫻,回收回家,Ikebana櫻插花,多賞了幾日櫻及落英。只是,誰家花落,可別細究。

2009/04/11

Not BLUE today

今天不憂鬱;儘管天空下著雨。

上個月約好,這個感恩節周末,到J的花園種花派對。
這回不是把蘭花草種在小園中,而是把花草從J的前庭後院挖出來,種入花盆裡。

後院搭出來兩張遮雨篷,種花入盆全程,有一株俄國大白李、一株微紅日本秋花櫻為伴。
地上挖出來的大叢植株,像這星果佛甲草SEDUM,分筋挫骨,切成數個小株;



回收再用的花盆,先用清水加稀釋漂白水清洗過,殺菌消毒。
園藝土壤裡,加進1/3質輕通氣的珍珠岩,讓根呼吸。


為了塞進盆內,剪去長根--「突出的錐子」先破袋而出;突出的錐子,也第一個遭棒鎚刀剪。

新的盆子寫上植物名稱,插上標籤。此地園藝人,只肯相認出示名牌的花草。

花草植株,脫離原來的狀態,給它們一些時間,調息離土之苦,在盆裡養生休息,時間會還它靜穩。

生滅盈消,健康的植物,都會努力長出更多更壯的新根,迎向再生力最強的春天。像院裡花草,雨珠洗過,面目一新。(bad! 寫這段,無法不聯想「有霧的早晨」)

有人愛花,我更愛J一嘗難忘好湯:
草菇湯、海鮮湯等,蘋果葡萄乾蛋糕、和藍莓優格派兩道甜點。
壓軸竟然端上芒果布丁。

室內也有植物一席之地;

有畫、有攝影和雕塑。最好的一幅作品,冰箱上一張童畫;


以及鑲框一幅字,一位日本文友寫著:
「天上的星,
地上的花,
人間的愛」。
Stars in heaven, flowers on earth, loves in human.

真喜歡他那樣比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