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01/03

面對真實

Facing the fact

世上得付出最昂貴的代價去取得的,
有人認為是仁慈,
有人認為是尊重,
我認為是真實;
面對真實。

What kind of repay costs the most?
Some says kindness, some respect;
I think it is fact -- facing the fact.

2009/01/01

Lesson1: I will listen to you, 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.

總說要改掉前非。

一個人一輩子,可以養出那麼多惡息惡性,真叫人驚奇。
就說這自以為是,包括自以為修養已好了許多,還會沾沾自喜...
其實劣根埋得那麼深,突然冒出來,自己都意外--原來只是文飾了表層。

從來沒真心做過什麼新年新氣象,除了應付工作、逃不掉的世俗應景。

憎惡儀軌,宇宙也不見得永恆,幹啥按照人類自訂的計時計日節慶儀典去過活?

想自由自在?總要自由意志同意了,才得自在。
2009年起,決志做做這道有題目的申論題--改掉些昨日不是、之前過非。

Lesson one --
I will listen to you, 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.(複習OBAMA勝利當選演講的經典句)

討厭人家一付自以為了不起的腔調發表"高見";其實離真正高明還有大段距離。
討厭不思考的人叼叼絮絮重覆講著沒營養的老調。
討厭那種人表面一種話、反身一種話;
討厭社交應酬話講得百般漂亮,話術和虛偽成正比;
更討厭那些剽竊他人的意見、忘記出處,當成自己的夸夸其言...

要學習靜聽,還要改掉愛唱反調--當我不以為然。

靜聽何難?只是常在肚裡竊笑。不唱反調何難,只要已經懶得回應。

"要學習靜聽、不唱反調... appreciately."
(appreciately! ...希望不是在講虛偽應酬自己的話?!)

Happy New year.
HAPPY 牛 YEAR!

2008/12/31

出版的另類回憶錄

周浩正的《編輯力初探1.0》

海嘯席捲的2008年,中文書市兩樣風景;繁體字說,不能倖免,出版社不知又關了幾家;簡體字說,不見異樣,北京新華書店裡推著超巿大型購物車,結帳的隊伍一樣長。

即使不是金融風暴,平面出版「洗心革面」,約莫也來到火山爆發的臨界點。亞馬遜Amazon.com 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「輕讀」Kindle大受歡迎、普及可期,可能就是電子書起飛的第一響禮炮。

如此的華文書巿、這般的出版前景,出版老編周浩正跨越新舊世代分水嶺,一一追憶,逐項前瞻,三年來著手寫《編輯力初探1.0》,一封封「給編輯人的信」,08年畫下句點前,寫了25萬字,完成45封信,猶在進行式。

投入平面出版30年間,周浩正開過三家出版社:楓城、長鯨、實學社,各有成績和特色,也都在時代和理想中陣亡。編過《書評書目》與《新書月刊》等讀書雜誌,在紙本出版最壞的年頭,仍赤誠堅信,他未完成的企畫腹案──一冊讀書類型周刊,能搭在新媒介通路上,創造六位數的銷售數量!

擔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的最後一年,周浩正被金石堂<出版情報>選為年度風雲人物。負責人物特寫的採訪者下筆直書「周浩正,一個很難描述的人。」因為他「歷任兩家報紙副刊、五家出版社、六家雜誌,分別扮演創辦者、改革者、策動者與拓疆者等重量級角色的人」;但都因「獨特的人生觀與工作哲學,使自己隱形消音」,難怪這位確為行伍出身的幕後擘畫者,被形容為出版界「沒有軍階的將軍」。

與其人一樣特殊,《編輯力初探1.0》一出現,就以公共財的面貌,發表於網路,文章先是貼在「老貓學出版」部落格,現在兩岸都有愛書人、惜才者,幫他附掛在自己的博客。周浩正言明,文章「屬於願意擁有它的任何人」,放棄了版權後,台北與北京各有出版社輯集整編,印出紙本的《 編輯道》和《優秀編輯的四門必修課》。

包括華文出版第一個「出版集團」創發人詹宏志在內,諸多編輯人都尊周浩正一聲「我的編輯師父」,他這本編輯生涯的終極著作,卻謙沖地名為「初探」,內容其實遠遠超過編輯新手自學手冊,縱橫跨越編輯、製作、出版、經營、企畫、行銷…從手藝編織的年代,到網路天羅地網的世代,信中盡散錦囊,內行人細說門道。

「如果早點看到這些經驗精華,就不會白走冤枉路了!」「我的志業,有沒有培養這樣的鴻圖視野?」讀過數十信而生出這類感受的,不乏其人。因為書信中周浩正不只拋出殫精竭慮得來的機竅棉角,細數出版幕後人事機關的轉折,有如一冊另類回憶錄,文字背後,隱現的脈絡,鋪展了台灣出版事業,從文化創意,到因應無所不在的U網,企圖邁向世界「華文出版中心」的經絡圖。

周浩正Flash Shot:

失聯三年,意外和周爺通上話,第一次接通,才報上名,他開口第一句就是:「我老啦,我快七十囉!」聲音一樣宏鐘。
隔天在SKPE上看到他,一點沒變。夏天,穿著汗背心,他自顧一面說:「我太太唸我,怎麼穿著汗衫見人..」一面以那”不成樣子”、老樣子的家常語調,講了些這幾年的「彎彎曲曲」。
周爺大概是認識的先輩中,少數一兩位沒和時代脫節,沒被大時代甩開的。他每天定時上網,和年輕人一樣,人家寄給他的電郵,喜歡的又forward出去。不會打字,但仍用電腦,振筆在「小蒙恬」上寫稿,寫壞了幾個。
生活本就簡單,退休前後步調差異不大,中外雜誌和書籍買起來毫不手軟,讀得又多又快!不只專業方面,有像他一樣的晚來生活,很讓人羨慕。